猶記得當初決定要去事務所實習後,寫下一篇篇關於榮總志工、學校義工日誌和廈門銀行實習心得,到現在事務所實習總心得,我慢慢感受到,這些經驗成就了現在的我,也讓我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人生的種種。
順利通過甄選進入事務所後,事務所安排了一周的訓練課程,讓新進同仁學習審計實務的操作及過程,之後便「下部隊」到各個分所工作。前幾個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大學審計課程與事務所審計的連結,課堂中死記硬背的審計準則公報,是實際審計工作中必備的依據及指引,尤其是其中所敘述「專業懷疑之態度」,這句話秉持的精神我確實地感受到在每張底稿及報告中,不僅僅是將數字算出,文字代入,從底稿中尋找蛛絲馬跡,詢問客戶種種可能的問題都是做成查核分析及結論的來源。
此外,學習成本的花費是我覺得在剛進入事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算學了再多的審計知識,一開始碰到的種種問題都是需要時間去探索的,更不用說沒有具備基礎的人。人際關係的建立也是能讓事情事半功倍的方法之一,在平時多多詢問有經驗的同仁或主管,增加自己對新事物的熟悉度,在問問題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學習如何找出問題癥結點,就能更加快速地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及解決問題。
在忙季前雖然有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知道可能會壓力很大或加班很晚,但我發現真正忙季時的問題卻是時間規劃不完善,以及處理事情先後順序的重要性。我經過幾季的財報知道大概工作流程及花費時間,但忙季的考驗就在於工作量越大、時間也越緊迫,導致問題越來越多,忙到最後都忘記最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哪一個。因此每天下班前列出明天需要做的事及事情的先後順序,讓我能一步一步完成工作。
透過主管的教導及向同事詢問,我在工作中也找到許多成就感,解決卡住很久的問題,或讓待辦事項減少時,真的可以讓精神為之一振。因此很感謝同事及主管們,在底稿有問題時會讓我自己動腦思考該怎麼解決,而不是直接自己來做,這也讓我主動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
最後,最感謝的莫過於是促成這些實習機會的東海大學及實習企業,讓我們有一個機會與目標去增加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實習過程中了解自己缺乏及感興趣的事物,不再對未來方向感到迷惘。在往後的日子回憶在大學實習計畫中的付出及成長,我相信是在大學期間最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