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公務人員高普考於10月19日放榜,而香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於同年10月30日去世。這兩件表面上無關的新聞,卻引起我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公務員的人生像金庸那樣精采?
精采的人生都像一幅頂尖的作品,永遠讓人欣賞與懷念。讓自己活得獨特而有價值,是每個人的功課與責任。《聖經》的創世記有一個人叫雅各,在母親的腹中就開始與人競爭,長大之後為了得到長子的名份與祝福,處心積慮,設計兄長,並欺騙父親,所以基督徒都不太喜歡他。現在的人生如何不必在意,重要是未來要往何處去。雅各清楚自己的目標,為追求摯愛,不計時間與代價,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為了拉結,他服事岳父七年。他因為深愛拉結,就看這七年如同幾天。岳父竟欺騙他,以大女兒利亞取代拉結,並無理要求雅各再服事他七年,才可以娶拉結為妻。為了拉結,雅各忍受委屈,又服事岳父七年。雅各履行義務之後,岳父又設法留住雅各六年。雅各努力工作,岳父卻欺哄他,改了十次的工價。雅各在外二十年的艱困環境,讓他開創出豐盛的人生,果然苦難是成功果實的養份。
金庸的人生很類似,1924年生於浙江海寧。前半生漂泊流離、多災多難。就讀嘉興中學時,爆發八年抗戰,開始過流亡學生的漂泊生涯。金庸念浙江省聯合高中時,因寫文章諷刺訓導主任而遭開除。1941年,金庸就讀位於重慶的中央政治學校(即政治大學前身)外交系,生活刻苦,常躺在一張長凳上睡覺。因看不慣國民黨職業學生的橫行,和訓育長產生爭辯,遭學校勒令退學。離開中央政治學校後,到中央圖書館任職兩年,閱讀大仲馬、狄更生、雨果、希臘悲劇等大量的西方文學。重重難關讓金庸練成絕世武功,共完成15部小說,有多部長篇小說多次被搬上螢幕,連鄧小平、蔣經國都是他的讀者。
根據考選部的統計,今年高普考報考人數總計9萬2385人,平均錄取率8.82%,創下23年來高普考次高,顯示考公職不再像過去是窄門。然而,要通過公職考試還是不容易,考上榜首更是困難。今年司法官特考及律師高考的雙料榜首是畢業於政治大學法律系的呂俐雯,大四開始準備律師考試和司法官特考,每天讀書12個小時!畢業於台灣大學的陳緣豪考上社會行政類科的高普考雙榜,備考期間一天最多讀書15小時,連跑步時都在聽線上課程。高普考財經廉政雙榜首是畢業於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溫翎雅,為了準備考試,她刪掉所有社交軟體,不玩臉書、IG,不去購物,沒有大餐、沒出去玩,每天讀書9個小時。根據報導,似乎考上的人都覺得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想要休息一下了。如果將通過高普考試視為人生的大目標,開始放鬆享受人生,就能了解大部分的公務員都非常平凡的原因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溫翎雅小姐,7年前她因為學測滿級分而躍上媒體。她以為頂著名校光環可為薪資待遇加分,不料畢業後履歷投了廿多家,企業主只願給她新台幣2萬8000元。溫翎雅認為是她在大學期間在社團、活動上花太多時間,沒有實習經驗,更未規畫自己的前程所致。其實推動實習不是為了幫助同學獲得更較高的薪資,而是幫助同學認識自己,引導同學選擇自己摯愛的工作。只有了解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並持續提升自己,才能讓自己成為頂尖的作品。
年輕人很容易因為薪水或學歷迷失方向。考上高考三級的薪水約新台幣4萬7000元;考上普考薪水約3萬7000元,可見高普考的起薪明顯高於一般的民間企業。此外,今年普考錄取2千多人,有97名博士報考,只有7名博士錄取。高考三級錄取3千多名,有213名博士報考,僅20名博士錄取,可見博士的專業沒有比大學或高中強。唯有不因短暫的高薪而放棄理想,或只追求學歷而忽略自己的能力強項,才可能開創出豐盛的人生。
日前媒體批露藝人郭彥甫的畫作登上法國羅浮宮,成為台灣之光,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參觀羅浮宮的一個感想。相信到過羅浮宮的人都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能很少人記得「蒙娜麗莎的微笑」對面的牆壁是掛什麼畫。那是羅浮宮最大的油畫—「迦南的宴席」,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蹟。你想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或「迦南的宴席」?其實畫什麼不重要,重要是要能畫出頂尖的作品,放在羅浮宮,流傳萬年!選擇什麼行業或工作不重要,重點要讓自己成為頂尖的作品。